从日本地震谈应急广播与通信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11-10-31 浏览次数: 20 文章来源: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如果只有五分钟,我们如何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近日,日本东北部9.0级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和次生灾害不仅仅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引发了全世界尤其是日本周边国家的关注。中国媒体对于此次地震灾难进行了大量实时报道。

据相关报道与资料显示,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距离日本本土约130公里外的近海,在发生地震后,日本相关政府部门及各路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在海啸到达日本本土五分钟之前,做出了及时的灾难警报。也就是这五分钟,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在大自然地震撼下,给人们带来了安慰与希望,成为了人性光辉的体现,而这也是无法用任何物质来衡量的。

日本震后,在感叹日本媒体和人民在重灾下体现的极高专业水平和国民素质外,其媒体报道之迅速、全面、到位,令人敬佩和叹服。震后应急广播与报道的水平,更是值得中国包括传媒行业在内的相关行业所应学习的。

无论是地震发生的现场,还是海啸来临的场面,或是核电站实时的画面,在日本甚至是在关心日本震后情况的中国,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据报道显示,日本灾后大部分震区的通信也都在24小时之内得到了部分恢复,灾区的人们都可以及时听到政府的救灾信息与部署。可以说,不仅仅是在地震与海啸来临之间的五分钟,日本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就把讯息及时的传递给了众多灾区民众,使很多民众幸免遇难;更是在灾后迅速组织了准确有效的应急通信与灾难报道,而这对于准确的救援决策、保持灾区生活供给、稳定社会民众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灾区的一举一动不仅仅牵动着日本国民的命运,甚至影响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国。应急通信与灾难报道的重要性再一次的被凸现出来。

日本发生灾害的地点位于海边,距离日本首都东京直线距离仅三四百公里,而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既有交通便利的平原盆地,也有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发生灾害后面临的应急保障环境复杂。拿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去年的舟曲泥石流灾害为例,都是发生在交通不变的山区。当发生灾害后,应急广播如何发挥作用,应急通信如何保障,灾难报道如何展开,可以说是一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应急保障的重要性,每次都是在大灾大难后得到体现,而在日常生活与建设中往往被忽视。在深入建设和谐社会,注重民生的今天,包括政府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单位和行业开始注重“灾备”建设,而作为灾后保障重点之一的的应急广播、应急通信的重要性更是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可以说,应急保障的建设更是一项庞大的公益性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单位或一个行业能够完成的,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建设与协作。这里面既需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协作。

当然,针对当地具体的地形和情况,因地制宜,科学部署也是应注意的。应急需要的也许并不是高清或数字的先进技术,而是需要移动性、便携性强,易于操作和组装的设备;需要的也许不是日常天天运转的高级器械,而是需要关进时刻能够依靠的灵巧实用的装备。而要真正使应急报道与通信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日常的演练与完善,长抓不懈,使灾备意识深入人心,而这也是我们每个媒体人应尽得责任。

目前,包括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在内的各部门和媒体已经在应急保障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局的应急通信车队,车队设备完善,并已具备迅速反应,克服复杂环境完成应急通信的软硬件能力。但是,正如无线局领导所说,全国仅仅有这一支车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对这一公益事业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与支持。2011322,国家广电总局田进副局长在其主题报告中更是提到,应急广播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广电总局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而要想进一步提升媒体应急保障的能力,达到全天候尤其是保障应急情况下的报道与播出的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支持与设备的完善,考验的更是传媒决策者们的领导智慧和一线媒体工作者们的灾备意识和能力。

(宋迪)